人民网南宁11月5日电 (张红璐、实习生赵洋君)从大数据精准推送新闻,到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再到写稿机器人的一分钟写好新闻稿件,人工智能的运用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编辑、出版行业也带来了巨大挑战。编辑、记者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传统媒体出版行业的出路在哪儿?11月4日,第13届全国网络编辑年会暨2017年数字出版与新媒体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靖鸣在会上针对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运用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编辑被人工智能取代并非杞人忧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在大会的主题发言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与自动化编辑相比,传统编辑的人工成本在不断上升。报纸的价格在二十多年来没有提升,而人工成本却越来越高,且传统编辑的速度比不上机器人,效率上没有优势。在策划编辑行业中,大数据技术可精确分析图书市场需求,又比传统的出版编辑具有优势。

人工智能与编辑有竞争关系,却也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人工智能可以将编辑从繁杂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编辑则可以与机器人比深度、比创意。

“机器人写出来的新闻是冰冷的,虽然有可能通过算法去改变,但在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做到有创意、有温度。”因此,匡文波建议,无论是从业传媒人员还是学术界研究学者,都要把重心放在“创意”上,提升自我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的优势毋庸置疑,在新闻传播领域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受众和传者所追捧。但同时,由人工智能引发的传播伦理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靖鸣就此有一番冷思考。

靖鸣认为,人工智能率先选择了同传媒行业结合,是因为传媒业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传播渠道。随着人工智能在传媒行业的渗入,传播伦理问题呈现了不可控制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闻把关难度增大,虚假新闻和谣言充斥网络,新媒体的暴力也是客观存在的。冷漠的写稿机器人缺乏新闻关怀,人们更容易受到侵犯。”

在这样的挑战下,要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传播伦理失范问题?靖鸣说,新闻工作者应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人机共生”。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工具,在消息写作和无需“温度”和“人文关怀”的新闻领域,会取代部分人类记者。一方面写稿机器人能有效缓解记者编辑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新闻生产效率最大化。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再到人工智能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会使新闻传播形态发生变化。两位学者都表示,人工智能取代编辑的发展趋势是存在的,但在可以预示的将来,编辑依然可以发挥主体作用,保住“饭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