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指挥交通的李青。

正在检查飞机的雷云峰。

正在指导学员练车的段伏荣。

正在焊接桥梁的崔小兵。

正在送外卖的许艳伟。董静怡 摄

  小暑过后,除固原市外,全区各地气温不断攀升,人们饱受“烧烤”之苦。7月10日,中宁最高气温更是逼近40℃。而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11日至17日,银川、石嘴山、吴忠三市和中卫市北部有35℃及以上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可达37℃以上。气象专家介绍,此次高温天气持续时间和范围有可能超1961年以来气象记录。

  在高温炙烤下,户外工作者仍在坚守,在此向他们致敬!

  巡逻交警李青——

  帽子就没干的时候

  7月10日12时许,室外温度超过32℃,在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路口处,交警李青的勤务工作刚刚开始。

  李青从警11年了,是兴庆区交警一大队巡逻三中队的一名民警,他每天都会根据当日的道路实际情况,不断在机动车道与路口转角处指挥交通。

  路面热浪滚滚,为数不多的行人撑着遮阳伞一个个经过,而李青身着短袖制服,佩戴警帽、墨镜和白手套,还配备着对讲机、执法记录仪、警务通等10公斤重的警用装备,转身、吹哨、打手势……仅一组动作下来,汗水就浸透了他的上衣。

  14时10分许,记者手机上的天气软件显示,此时室外温度已达到34℃。下了勤务岗,顾不上休息一下的李青又开始路面巡逻和各类交通事故查处工作。在给一名骑摩托车的交通违法者开具罚单时,记者看到,李青的汗珠沿着脸颊滴在罚单上。罚单开好后,他递给驾驶员,同时不忘提醒对方:“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下次可别再犯此类错误。”

  “这几天,中午的温度都超过30℃,地面温度更高,有时在一个地方站久了,感觉烫脚。”李青说,作为巡逻中队的民警,他们除了要进行路面巡逻,还要疏堵保畅、处理简易交通事故、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每天在街上一待就是一整天。酷暑季节,帽子就没干的时候,胳膊和脸上的皮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说话间,李青摘下警帽、撸起袖子,记者看到,他的胳膊与肩膀黑白分明,就连脖子处也被晒出一个三角形的印迹。

  当被问及有没有后悔选择这份工作时,李青笑着说:“累的时候看看顺畅的道路,想想市民的信任,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其实,还有很多像李青这样的交通民警,在高温下分布在银川市区各个路口,确保这个城市的交通畅通。 (记者 王婧雅 文/图)

  机务人员雷云峰——

  迎着热浪为飞机“体检”

  7月10日14时45分,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一架海南航空的班机缓缓降落。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震耳欲聋,机务班组长雷云峰早已在指定位置等待给飞机“体检”。此时,室外气温高达37℃,没有任何遮挡的停机坪地面温度接近60℃。

  今年35岁的雷云峰已工作10年,裸露的皮肤黝黑,烈日炎炎,他仍然穿着长袖衣服,外面套着反光背心。为了体验雷云峰的工作,记者通过安检、穿上反光背心来到停机坪。阳光刺眼,豆大的汗珠不断从他的额头滑落。“衣服后背不断被汗湿透,又不断被风吹干,我已经习惯了。”雷云峰说得云淡风轻。飞机降落后,他拿着笔和一张张检查表,开始对飞机关键部件进行检查。

  从机头绕机一圈,要站在十多个固定点位检查,需观察几十个细节。记者随他走到飞机发动机尾喷,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不由得立即躲开。而雷云峰却习惯了这样的热浪,还将头探进去观察。

  “飞机腹部、发动机后、轮胎等几个重点部位是发热量最大的地方,最热的地方就是发动机后面,也就是发动机尾喷,温度至少达200℃。飞机刚停的时候,温度太高,所以要等温度降下来点儿才能靠近。为了飞机飞行安全,我们得将手伸进去对发动叶片逐个检查,不能放过任何疑点。”雷云峰介绍,飞机降落后,需要检查机翼、发动机叶片、轮胎等有没有损坏,保障飞机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能起飞,确保乘客安全。

  “每架航班在起飞前和降落后,都需要机务检查和维修,而在高温下,最容易出现的故障是空调组件超温,就像计算机发热一样,这时需要将它重启,需要5至10分钟。”半小时后,雷云峰完成这架飞机的维护,没有发现任何故障。这时,他的对讲机内,再次传达出航班降落的信息,大汗淋漓的他顾不上休息,冲到200米外另一架刚落地的飞机跟前……

  当天,雷云峰从9时接班,需要检修15架航班才能下班。等到了8月暑运高峰期,他和同事平均每人每天要检修17架航班。(记者 邱曦 文/图)

  驾校教练段伏荣——

  只为“马路杀手”少些再少些

  7月10日中午,银川市科目三考试场地,各驾校学员训练有序,教练们站在烈日下,一个个晒得黝黑,十分忙碌。

  “眼睛注意后视镜,速度不要太快,离合器压低一点,哪边宽往哪边调。”训练场上,贺兰县庆忠驾校教练段伏荣正在教学员换挡。站在道路一旁,段伏荣额头上的汗水不停滴落,上衣几乎湿透。“这次很好!要记住这个感觉和车子的位置,慢慢领悟要领。”“开车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别分心,也别太紧张,握方向盘别太紧,慢慢来。”……段伏荣不停指点学员。

  “每年夏天,我都要在车上准备防暑药物和速效救心丸。如果天热没有风,在车里就像在烤箱里一样。现在天热,学员练完车赶紧下车找阴凉的地方乘凉。可是作为教练,为了学员的安全,我们再热也要坚守在岗位上。”段伏荣笑着说,牙齿在黝黑皮肤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白。

  段伏荣从事教练工作已11年,他说盛夏教学员练车确实很难熬,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为了岗位职责,流点汗水不算什么”。“我们越严格,街上的‘马路杀手’就越少,所以不敢疏忽呀!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职业操守吧。”他说。 (记者 魏巍 文/图)

  路桥工人崔小兵——

  为宁夏公路建设添砖加瓦

  7月10日11时,记者来到中交四公局京藏高速改扩建望远至金积段JZ17合同段,只见不远处的桥洞一侧,有4名工人正在手持工具忙碌。走进一看,他们焊接的焊接,拼接的拼接。

  “还好吧,反正我们已习惯了,好在马上就收工了。”说话的这位师傅名叫崔小兵,深褐色的脸映衬着一口洁白的牙齿,汗水滑落脸颊,他顺势用毛巾一抹,对记者报以微微一笑。

  年近五旬的崔小兵,来到宁夏已有两年多了,一直从事桥梁建设工作。作为家中经济来源的主力,他早已习惯这样的节奏。“老婆在家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他们平安就是我的幸福。”崔小兵告诉记者,他主要从事钢筋焊接的活,在高温下工作已习以为常,“如果因为天气热就歇,那很多户外工作都是做不成的”。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再说,公司很注重为大家防暑降温,太热的时候基本上也都避开了。”崔小兵总结道。看着他手中的焊枪在焊接钢筋时飞溅出的火花,除了刺眼的光,他的背影也在一点点拉长,让人心生敬意。

  实际上,在这样的高温下作业,施工单位为工人们做好一系列防暑降温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据该合同段项目负责人李成明介绍,工人们每天的作业时间是7时至11时、15时至19时,中午最热的时段会安排避开,且在每年高温月,公司会给工人们备好矿泉水、绿豆汤、西瓜、藿香正气水及风油精等,让他们防暑降温。“我们的安保部门与办公室人员每天会不定时带着药箱等在工地巡查,同时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再就是员工宿舍、厕所等处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通风。”李成明说。

  “通常情况下,连续一次性作业时间超过2个小时,我们会被强制休息,等体表温度降到正常后再施工作业。一旦发生中暑,公司有紧急预案,会直接送往就近的永宁县医院救治。”崔小兵表示,“有这么贴心的工作单位,我们哪有理由不好好干?要给宁夏的公路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记者 李辉 文/图)

  “外卖小哥”许艳伟——

  挥汗如雨只望顾客能满意

  每天11时30分至14时是送外卖的高峰期,这个时段,在银川市兴庆区新华街,每隔不到5分钟,就能看到一位戴着头盔骑电动车经过的“外卖小哥”,许艳伟就是其中一位。

  7月10日12时,记者在新华东街仙鹤楼餐厅门前见到许艳伟时,他正一路小跑着进餐厅取餐,由于商家还未将饭菜准备好,他便在店门口等候。记者注意到,许艳伟头盔下露出的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他不停伸手擦汗,脖子被晒得通红。他将T恤袖子撸了撸,白皙的大臂,黝黑的手,颜色分明。

  今年30岁的许艳伟加入“外卖小哥”的行列不足一个月,他的工作时间是每天9时至21时,配送范围覆盖兴庆区新华商圈以及周边4公里以内区域。一整天的时间,他一般配送近30个点餐。

  “高温天气,餐厅外卖订单会增多,我们配送的时间就越发紧张。”许艳伟边说边拿出水杯喝了几口水。他告诉记者,为了准时将外卖送达,他从取餐到送餐分秒必争,很多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

  当记者问他为何不在电动车上装把遮阳伞时,他的解释是:外卖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送达,伞虽然可以遮阳避雨,但装上会影响送餐。而公司发的工作服配有袖套,虽然挡住了阳光,但挡不住出汗,袖套一天湿透几回很正常。

  送外卖,工资和跑单数量、服务质量挂钩,服务越好、没有差评、没有投诉,工资才会较高。“有时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可能送餐时间会延误几分钟,希望大家能对我们多一些理解。”这是许艳伟 最大的希望。(董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