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湘江,穿城而过。“一江挽两山”——长沙市河东有孕育“芒果TV”、电视资源丰富的马栏山,河西有滋养“千年书院”、科研力量雄厚的岳麓山。

近年来,湖南实施“两山战略”,大力建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文创”“科创”双向发力,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湖湘路径”。

马栏山里抢占“文创”制高点

今夏,热播网综《乘风破浪的姐姐》火到“出圈”,带动芒果超媒市值突破千亿元,让马栏山再度成为焦点。

浏阳河畔的马栏山,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更因“芒果台”而声名远播、人气旺盛。就在这块“黄金宝地”,却有个违建林立的城中村。

2015年,一场声势空前的拆违行动,让这里实现了“蝶变”。长沙市先后投入数十亿元,拆除千余栋违章建筑,腾出4500余亩土地。

怎么用好这块“黄金宝地”?来钱快的房地产,是不少人的提议。

湖南用行动给出答案:不搞房产搞文产。马栏山是电视内容生产“高地”,应依托既有优势,融合5G、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抢占“文创”产业发展“制高点”。

4K技术修复的《开国大典》、“5G+VR”制造业云平台、“国潮”文创产品……行走在马栏山,酷炫、时尚、科技感十足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长沙千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坐落在月湖公园边,透过整面玻璃墙,秀美的湖景一览无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书记邹犇淼说,这里原本是一家餐厅,园区回租后用来孵化文创企业,开发出“虚拟手语主播”的千博公司就是典型代表,其产品已被不少媒体、学校、政务中心采购使用。

创业三年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聚集1300多家市场主体,2019年实现产值342.39亿元。

岳麓山下打通“科创”堵塞点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山门上的这副对联,是湖南崇文重教的生动写照。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40余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科研人员汇聚于此。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岳麓山的科教实力并未很好转化为发展优势。由于缺少转化平台,科研成果要么束之高阁,要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校区、城区、景区、园区,“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制约了岳麓山科技之花的绽放。有了清醒认识,湖南开始一步步破除各种“无形的围墙”。

2017年,湖南启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建立统筹机制、搭建“科创”平台、引导多元合作、强化成果转化……一系列打通堵点、消除难点的“大动作”接连推出。

中南大学科技园5.3万平方米办公区,汇聚了54家科创企业。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云智教”“云慧医”,正是运用了张尧学院士的“透明计算”成果。

截至2019年底,岳麓山已有18个产业园区(平台),一批技术创新机构纷纷落户。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主任罗予武说,两年间入驻企业突破3000家,1258件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交易额达11.95亿元。

“两山”“两创”探路高质量发展

立足“两山”、推动“两创”,源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之需。

有色金属、钢铁、石化等湖南传统优势产业,能耗高,污染大;汽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行业等新兴优势产业,周期性强,波动性大……文创、科创产业却能规避这些弊端,湖南人民因此对马栏山、岳麓山寄予厚望。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低……针对短板弱项,湖南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

采访中,“两山”的负责人都表示,不走“土地财政”的老路,土地、资金等都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向实体经济倾斜。

优美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激发创意灵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此拿出1500亩“金贵”土地,建设两个生态公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所在区政府,舍弃“小我”和“眼前”利益,坚决不在其中拿一分地搞房地产。

为解决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问题,政府、高校多方协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规划协调、政策保障、矛盾解决、要素流动、利益分配等机制。

“两山”的干部们说,政府的存在,要像空气一样“感觉不到又无处不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企业创新打好“技术底座”,建成能提供“云存储、云备份、云计算”的视频制作共享平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综合性政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仲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这片人们熟知的“鱼米之乡”“红色热土”,正大力优化资源、强化创新,向“文创高地”“科创强省”进发。(记者刘紫凌、刘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