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驿村李氏宗祠前的石狗。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从澄迈老城开车沿西线高速向南行驶5公里,经过白莲镇,向左拐入一条乡道,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罗驿村。罗驿村已有上千年历史,村中古迹众多。在罗驿村李氏祠堂,两尊高大的石狗立于大门外两侧。这两尊石狗头圆脸大,身形顺滑,怒目圆睁、犬齿外露,有不怒自威之势,因而村中有人误将其认为石狮。

石狗文化在岭南一带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雷琼地区得以遗存至今,尤其以广东雷州市为多。石狗,无论从民间雕刻艺术还是从民俗事象来看,都是对海南历史文化的见证。


石狗通常摆在家宅门前。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海南石狗的分布

“小时候我在家里也见过石狗,就放在屋子门前,当地人叫它石狗公,把它当作幸福生活的一个祥瑞。”老家在文昌的海口市民林运俊介绍,过去文昌地区也有在屋前村口摆放石狗的民俗传统,但不如海口地区多,近年来已经不容易找到。

“2018年是农历狗年,所以省博物馆特地策划了一个海南地区狗文化的展览,为此我们对海南地区的石狗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查。”海南省博物馆的策展调研人员赵丽华介绍,海南岛石狗文化主要集中在琼西北地区,这里遍布火山岩,先民们用火山岩建造房屋、祀立佛塔、制作农具,同时也雕刻石狗。

“石狗文化在雷州半岛最为盛行,仅雷州市和湛江市两地的博物馆就藏有1000多件石狗文物,海南地区的石狗文化主要是雷州半岛辐射而来。”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辉山介绍,过去海南各地都有摆放石狗习俗,但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像文昌、琼海等地是零星分布。目前海南石狗保存较多的是澄迈的罗驿村、美榔村、博罗村、大美村等,儋州中和镇、木棠镇等,还有洋浦三都区南滩村委会的许屋村、周屋村、颜村,峨蔓镇王屋村等村落。

石狗在雷州的分布也不均匀,呈现出沿海多、内陆少,西部多、东部少的特点,与海南岛上的分布情况类似。


省博收藏的憨态可掬的石狗。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今天我们看到的石狗多以火山石雕刻而成,而雷琼火山地带正好有大量的火山石作为原材料。专家认为,并非迁入三亚、陵水等地的先民没有带去石狗文化,而可能是缺少易得的雕刻材料,所以石狗在琼南等地逐渐消失。

“一个村摆放石狗的位置也有许多种,多数会摆放在家门口、祠堂门口,也会见到有些摆放在房梁之上、田间地头、村口叉道和井边桥头之类的。”赵丽华介绍,他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石狗文化,散落在民间的石狗得不到保护,数量已越来越少。

石狗的雕刻艺术

走进海南省博物馆的“仙凡之间——海南风情”陈列馆中,在一处琼北民居的布景中,可见一只石狗坐立于大门之前。这只石狗大小与真狗相仿,体态自然逼真,喙尖唇平、耳朵翘立,两条后腿蹲地,前腿直立,尾巴卷曲贴于后背。

据介绍,石狗的造型千姿百态,就其特点而言,大体可以区分为三类:具象类型、夸张类型、狮狗类型。具象类型的石狗在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以及雷州的调风、乌石、覃斗,海南岛儋州中和镇、洋浦三都区等都有所发现,身上未见过多的花纹和饰物。这种手法写实、形神兼备的石狗应属于早期类型,流行于明末清初,并在各地大量配合“石敢当”使用。

海南的石狗大的高约80厘米,小的高约10厘米。而从湛江、雷州等地博物馆收集的石狗来看,最大的石狗连座高达130厘米,最小的也仅高10厘米左右。

“夸张类型的石狗数量较多,从头部的形状看,有的方脸仰面朝天,咧嘴露牙形;有的圆头大眼,张嘴露舌形;有的面平脸圆,五官似线形等。”海南省博物馆策展人员贾世杰介绍,此类石狗从体态及饰物看,有蹲坐形,有匍匐形,有攻击形等,大部分身体上都饰以云雷纹、铜钱纹。从夸张变形的手法和程度看皆形态粗犷、手法简洁,注重神韵。

在湛江也有文史专家将夸张类石狗称为人格化类型石狗,因为这类石狗中有不少人格化的形象,如这类石狗大多将面部与五官夸张变形为人的面部与五官,特别是对鼻子、嘴巴、眼睛、眉骨等的刻画,并赋予其人的各种面部表情。如在湛江博物馆有几座石狗,圆脸朝天,咧嘴憨笑,一脸萌态。

狮象类型石狗,指石狗的造型上注入狮子的特征。这类型石狗大多头部圆阔,眼窝深陷,眼珠硕大突出,面部表情丰富,活泼生动,多数垂铛。湛江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的陈波教授认为,我国不产狮子,雷州半岛的石狗在造型上具有狮子的特征,是佛教文化影响的产物。雷琼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沿线地区,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作为受雷州石狗文化辐射的地区,海南的石狗数量和雕刻艺术造型都不如雷州地区多。”王辉山认为,相比于雷州地区石狗的造型丰富、形态多样,海南的石狗造型较为单一,雕刻手法也以写实为主。


海南民间收藏的石狗。丁英俊 摄

民族融合的民俗记忆

“隋唐后北方中原人将岭南一带的土著人称为俚人,而在之前称为‘百越’或‘越人’。他们对狗有崇拜之情,而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汉人不断迁入,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下,狗本身在当地也成为一种祥瑞品牌物。”王辉山认为,今天海南与雷州、广西沿海地区都有石狗文化的分布,与历史上琼州海峡两岸人们的迁移过程也有关系。

当今广西的上思、上林等地区的壮族农村中同样有石狗文化存在。海南临高地区的方言被认为是侗台语系,学者詹慈曾从语言要素、语音系统、语法等方面进行比对时发现,临高话与壮语十分接近。

因而研究学界许多人认为讲临高话的人是从广西南部和雷州半岛登陆海南岛北部的一个族群。王辉山认为,除了相近的语言,共同存在的石狗文化可能也是两地人群迁移的一个佐证。

一种说法是,历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引发了三次人口大迁徙,汉族自河南、福建等地南迁,部分迁徙到雷州半岛,各地文化发生冲突的同时也相互融合,后来居住在雷州半岛的居民受越人的影响,信奉石狗。

另一种说法则与雷州古时候的贤吏陈文玉的传说有关,陈文玉被奉为雷祖,而雷州人世代相传,狗是陈文玉的呈祥灵物,因而“犬”成了雷州地区的瑞祥之物,这个民俗延续至今。

岭南师范学院的戴弯弯、陈晓文等人在论文《民间传说视角下的雷州石狗文化新探》中提出,历史上石狗文化的内涵也在不同的社会现实中不断发展、丰富。唐朝之后,石狗文化其内涵逐渐从图腾崇拜发展为呈祥报喜。

今天,石狗身上的迷信色彩已经淡去,作为一个民俗记忆的载体,石狗是汉文化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反复融合,彼此渗透吸收后的民俗事象文化遗存。“在研究移民历史、雕刻艺术、民间风俗等方面,石狗都是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有待进一步发掘保护及利用。”赵丽华介绍,为了让大家了解石狗文化,海南省博物馆将于今年春节期间举办“金犬望福——狗年犬文物展”,届时将展出海南及湛江等地的50个石狗及其他犬文物。(记者 梁君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