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时评

  范思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年份,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年,因而3月28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工作分工》)意义尤显重大。

  《工作分工》将重点工作罗列为56项,对11个方面的内容作出具体安排。需要强调的是,此前的《工作分工》虽对振兴实体经济有所提及,但今年专门就振兴实体经济辟出独立部分,既是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呼应,也充分说明实体经济关乎国运兴衰不可不察。再有,此次《工作分工》对重点工作的分工更详尽和完善,如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明确为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分工负责。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本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GDP增长目标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能够满足就业目标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同时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腾挪更多空间。

  为了实现6.5%的预期目标,《工作分工》的第四至第八部分均是这一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保障——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在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中,《工作分工》重点就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作出安排,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短、中、长期的政策举措。

  201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4.6%。所以,《工作分工》要求,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现阶段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明显,因而《工作分工》指出,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工作分工》特别强调,要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政府工作报告》认为,要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这是因为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而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着重抓好重点领域方面工作的核心是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因而,《工作分工》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

  《工作分工》重点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的办法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中,将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抓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已经高度融合,改革由单项和局部突破转向全方位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的趋势更为显著,改革内涵已由经济领域全面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所以,《工作分工》第九部分就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具体安排,从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险、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详细分工。中央政府瞄准民生领域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意在办成人民群众关切的焦点、难点问题,以使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

  作为中央政府总的工作指引,《工作分工》的价值在于向社会宣示:国务院一年来将做什么、如何做,这既是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分工细则和军令状,也是抓好落实、确保兑现的承诺书,这均折射出中国政府的领导能力、治理思想和执政风格。